據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改革開放35年,也是能源、交通、通信融資等“瓶頸”制約不斷緩解的35年。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跨越式大發展,在為中國經濟保駕護航的同時,也使人民生活越來越便利。
  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“血液”。改革開放35年來,隨著煤炭、石油勘探開采能力穩步提升,發電裝機當鋪容量迅速擴大,清潔能源比重逐步提高,以及西氣東輸、西電東送等一系列能源配套工程的建設,我國能源生產、輸送能力不斷提高。為緩解經濟發展中的能源瓶頸制約、促進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。
   目前,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室內設計能源生產國,能源自給率保持在90%左右。
   35年來,我國交通網絡不斷完善,運輸能力不斷增花店強,運輸效率不斷提高,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。
   截至2012年底,我國公路里程424萬公里,較35年前增長3.8倍。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.8萬公里,比1978增長88.8%,居世界第二位。民用航空航線代償里程328萬公里,增長21倍。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66.5億噸,增長32.5倍,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。
   改革開放35年來,我國信息產業迅猛發展。互聯網普及率由2002年的4.6%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.1%。郵電通信普及率也不斷提高。我國電話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0.38部提高到2012年的每百人103.1部;手機已由上世紀90年代的奢侈品變為生活必需品,幾乎達到了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。
   2012年我國信息消費市場規模達1.7萬億元,較上年增長29%,帶動相關行業新增產出近9300億元。預計到2015年,我國最終信息消費規模有望超過3.2萬億元,帶動相關行業新增產出超過1.2萬億元。  (原標題:中國能源生產升至世界第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zngcuqy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