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特約評論員劉白
  鐵路部門有很多歷史包袱和既定思維,但第一步,還是應該先找到作為一個企業的基本態度——企業家精神、服務者心態,並以前者促改革,以後者贏口碑。
  一票難求的“春運”到來之前,中國鐵路總公司傳來一個好消息:從12月1日起,鐵路互聯網售票、電話訂票的預售期將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長至60天。這意味著,2015年春運第一天的火車票,今年12月7日就可以預訂了。
  從延長方案和鐵路總公司的相關說明看,此次延長預售期是一次經過細緻考慮的改革。比如,延長方式採取了逐步過渡的方式,先由20天延長至30天,隨後採取每天比上一日延長6天的辦法,漸進到60天,以此疏導購票訴求,最大努力避免其集中爆發可能帶來的統籌失靈。
  再比如,延長預售期的方案專門提到,春運期間將預留一定的普速列車硬座和動車二等座車票,供學生購票,並開闢時段集中受理學生往返團體票;明年1月上中旬,還將使用臨客列車車票票額以及學生票的剩餘票額,用來辦理務工人員團體往返票。這相當於對每年春運購票的“老大難”群體提供了定製式服務。
  一年一度的春運,讓整個中國都繃緊神經;小小一張火車票,承載著無數人的親情與鄉愁。單獨一項延長預售期的改革當然不能完全舒緩春運的緊張,但也讓人們看到了改革者的努力和善意。不斷提升管理效能,日臻人性化的服務,正是完成政企分開後的中國鐵道總公司所應追求的目標。
  可以說,從去年3月鐵道部摘牌起,鐵路總公司就一直在尋找著作為企業、作為市場主體的“感覺”。這一年多中,運價的市場化改革曾帶來廣泛的憂慮,火車票梯次退票方案曾引起巨大爭議,訂票官網的“卡殼”和漏洞又曾遭遇各種吐槽。但與之相應,它不斷調整鐵路運行圖、不斷提升運力的努力也有目共睹。從某個意義上講,此次堪稱細緻的、延長預售期的改革方案,以及面向媒體解疑釋惑的姿態,都包含著對以往兩方面經驗的總結。
  這種總結,也可以解讀為對市場規律的把握,對受眾心理的摸索,對企業定位的適應,從“鐵老大”身份向服務型角色的回歸。說實話,鐵路部門有很多歷史包袱和既定思維,在鐵路全民屬性的前提下完成市場化改革,也並不容易。但第一步,還是應該先找到作為一個企業的基本態度——企業家精神、服務者心態,並以前者促改革,以後者贏口碑,而不是始終以規則制定者自居。延長火車票預售期的方案讓人們或多或少地捕捉到了這樣的“感覺”,唯願這成為一個好的開始。
  相關報道見05版  (原標題:延長火車票預售期展現服務者姿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zngcuqy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